当前位置:首页 > 分类11 > 正文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

摘要: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人到30岁,如何找到生活的最优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杂记闲扯给大家...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人到30岁,如何找到生活的最优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杂记闲扯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1

人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到了30岁,家庭、工作和生活都趋于稳定,人也就截然分为两种。

一种是重複30岁,另一种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

30岁是一道分水岭,不仅意味著心智的成熟,也代表著人生迈入了换挡期。

在这新的阶段,必须学会对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优化和升级。

30岁以后的生活,像一杯掬在手裡的热茶,经历时间的筛选和过滤,才能沉淀出沁人的芳香,品嚐到甘甜。

1 筛选

《哈利·波特》裡说:

你想过什麽样的人生,并不取决于你的能力,而是取决于你的选择。

人过三十,时间与精力越来越宝贵,经不起任何消耗。

无论是与人相处,还是做人做事,都要尽力筛选,找到生活的最优解。

1. 筛选人际关系

作家少文杰在《冒失咖啡》中说:

人,不可能有很多朋友。

所谓朋友遍天下,不是一种诗意的夸张,就是一种浅薄的自负。

步入中年以后,我们参加的饭局越来越多,接过的名片越摞越厚。

与形形色色的人打过交道后,才会慢慢懂得:

朋友这种关系,质量远比数量要重要得多。

心理学家邓巴认为:人的一生,只能与150馀人保持稳定来往,真正深交的,顶多20人。

30岁以后,人的精力有限,与太多的人交往,只会把生命搅扰得拥挤不堪。

学会对人际圈子进行筛选,断掉那些无关紧要的关系。

多跟合得来的人同行,常与懂你的人来往。

圈子乾淨了,人才自在;关系舒服了,人才舒心。

2. 筛选合适目标

美国成功学家卡耐基做过一项调研发现:

只有3%的人有确定目标,而另外97%的人,要么目标不清晰,要么根本没有目标。

10年后,他再次调查。

那些3%有目标的人,早已实现人生蓝图,收穫成功。

而97%的人,除了年龄虚长,依旧生活上没有任何起色。

中年,是人生大展拳脚的发力期。

目标过小,就限制了自己的发展;目标太大,无法实现,便只能蹉跎岁月。

扎克伯格说:“一个人真正的目标感在于,意识上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麽。”

三十岁后,学会结合自身优势,做长远规划,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赛道。

有了适合的目标,你才能用具体的行动,一步步抵达更好的生活。

3. 筛选正确思维

稻盛和夫提出过一个很著名的公式:成功=思维方式X热情X能力。

人到中年,想做出一番事业,热情和能力不可或缺。

但最关键的首要因素,还是思维。

思维方式对了,再难的事也事半功倍;思维错了,只会越拼命越失败。

很赞同这样一句话:

“所谓命,就是一个人看问题和做事情的方法,如此而已,但它们却决定了人的一生。”

站在人生的30岁上,面前的关卡越来越难,处理的事情也越来越棘手。

想要更好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找对思维。

学会换位思考,多创新多变通,寻找新的方法。

遇事多思考,筛选最有效的思维,才能从困境中脱身,一次次闯关过坎。

2过滤

《断捨离》中有一句话:

让生活变得快乐,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过滤掉那些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的东西。

前半生,我们拼命做加法,让人生有更多可能性。

30岁以后,要学会对生活删繁就简,为情绪减负,为内心减压。

过滤掉那些多馀的事物,卸下所有的负累,我们才能轻鬆前行。

1. 过滤负面情绪

人到中年,在生活的兵荒马乱中,每个人都积攒了一身的负能量。

身上担子越来越重,事情越来越多,崩溃往往只在一瞬间:

上班路上车辆的加塞,办公室裡同事的诋毁,回到家中与伴侣的争吵……

情绪一旦被点燃,小事就会变成大事,最终扰乱平静的生活。

美国心理学家罗宾斯说:“人生的关键就在于,懂得控制痛苦和快乐这股力量,而不为这股力量所反制。”

面对生活的刁难,冷静地处理,才能把人生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30岁以后,学会过滤那些负面情绪。

烦躁时,不如去小区楼下跑一圈,让苦闷随著汗水排出去;

难过时,试著读一本好书,看部电影,把注意力转移到喜欢的事情上。

始终保持平心静气,我们才能从容应对岁月的风浪,活得舒心惬意。

2. 过滤膨胀物欲

漫画大师蔡志忠,年轻时买豪车,购豪宅,一度拥有10套房产。

可随著物质的增多,他内心却感到越来越疲累。

后来他意识到,在追逐物欲的同时,物欲也在佔有你。

于是,他开始降低物质需求,一日三餐清粥加馒头,一年四季就几套白衬衫。

他把全部精力,用在阅读、写作和画画上,活得丰盈自足。

伊壁鸠鲁说:“凡不能满足于少量物质的人,再多的物质也不会使他们满足。”

年轻时,我们总渴望拥有更多,可随著阅历增长,你会发现:

物质的增加,并不能带来快乐,反而让人深陷欲望无法抽身。

年过三十,学会低配生活。

放下浮躁的心,克制消费欲,捨弃求而不得的贪念。

物质简单了,你才能去追求内心的丰盛,去过更有价值的人生。

3. 过滤外界噪音

韩寒曾说过:“做事是你的原则,碎嘴是他人的权利。”

人到中年,接触的世界大了,要面对的人和事也更多。

无论你处在什麽位置,都逃不开他人的说长道短与指手画脚。

你若是太过在意别人的态度,它就成了一种困扰,让你寸步难行。

有人曾问作家冯唐,如何看待外界的评价。

他轻飘飘地回道:“那些评价,好的坏的,关我屁事,都是他们的事。”

的确,人这一生想要活得自在,就要有些“关我屁事”的勇气。

没有人可以阻止别人的评价,但你可以选择不听。

有句话非常赞同:“止谤莫如自修。”

面对别人的中伤,最好的回应,就是提升自己。

30岁之后,学会过滤外界的噪音,专注自身,做自己人生的主角。

3沉淀

《半山文集》裡说:“水之清澈,在于沉淀;山之厚重,在于蓄势。”

人生也是如此,洗尽铅华,才能显出圆润光芒。

30岁之后,学会积累与沉淀,打磨本事,修炼心态,将生活过得熠熠生辉。

1. 沉淀过往经验

日本大厨栗原晴美,每一天都在与“犯错”作战。

有次为了研究一种苹果挞,她用掉了十多箱苹果。

前后耗费数月,不停地试错、修正,这才得出了最美味的配方。

10年间,她自创了4000多种菜谱,被誉为家政女王。

很多人问她成功的秘诀,她表示:就是不停地从失败中总结经验。

马克思也说:“人要学会走路,也得学会摔跤,而且人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行至中年,每个人都难免遭遇挫折,饱受生活的打击。

但可怕的不是犯错,是犯错以后,没有反思的能力。

到了30岁,多从错误裡汲取教训,在失败中总结方法。

善于沉淀经验的人,才能避开踩过的坑,不会被生活打倒。

2. 沉淀自身能力

网上一直有个热门话题:“为什麽30岁以后,很多人都会失业?”

其中有个高讚回答说:

因为世上从来没有一劳永逸的生活,更没有所谓的铁饭碗。

30岁是人生的分流阶段,能力强的人继续往上走,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能出局。

人到中年,我们都要面对时代的变化,迎接未知的风险与挑战。

在剧烈动盪中,你的实力,才是你安身立命最大的底气。

有人说,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的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做别人做不了或不愿做的事情,一种是把别人都能做的事情做到顶尖。

30岁以后,懂得深耕自己,沉淀技能,才能为自己不断增值。

3. 沉淀人生心态

现实中,没有谁的生活会一帆风顺,没有谁的人生会一直岁月安稳。

尤其对30岁的人而言,上有老,下有小,中间是一地鸡毛。

坎坷曲折在所难免,荣辱苦乐更是寻常际遇。

只有用平常心面对,做事才会坦然轻鬆,生活才能怡然自得。

正如贾平凹所说:

“人的一生,苦也罢,乐也罢;得也罢,失也罢,要紧的是心间的一泓清泉里不能没有月辉。”

中年之际,心态摆正了,生活才不易倾斜。

无论处在什麽境地,保持内心的平和,才能不被外在世界影响,过得富足安然。

30岁以后,学会沉淀自己的心态。

得失不虑,荣辱不惊,以一颗平常心,守得云开见月明。

点个赞吧 ,与朋友们共勉。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2

之前说过了0-3早教

今天来谈谈3-12兴趣类

兴趣类应该是教育主赛道里面,品类第二多的板块。

类别第一多的板块,是成人职业教育

主赛道,细分赛道,再细分赛道

光艺术类就有很多类别

舞蹈有街舞,芭蕾,拉丁,模特等等等等

声乐有主持,钢琴,小提琴,架子鼓等等等等

体育有跆拳道,球类,轮滑,游泳等等等等

球类又再细分,篮球足球羽毛球网球等等

美术又分创意,素描,线描,动漫等等等等

科技类分棋类,编程,乐高,科学等等等等

其中文素类还包括书法,作文,阅读

当然书法其实归为艺术类,但我还是习惯叫它文素,也就是文学素养类。

仔细算下来,兴趣类有几十种细分品类

以上,我们统一称为:

素质教育

双减后,素质教育的春天

并没有来

是因为疫情吗?

肯定疫情对机构营运的影响很大,但是疫情早晚有结束的那一天。

所以很多人长期看来,政策貌似偏向素质类。

也确实,各种对艺术,科技的支持新闻轰轰烈烈,铺天盖地,虽然有疫情,但还是要坚守疫情结束那天,一切都会好的。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们从几个点慢慢说

首先要知道你的客群属于哪一类。

ABC三类里面,你做的是哪一类客群。

还有就是你是什么类型的课程?

1,自己创课

2,加盟一个品牌

3,加盟一个课程

这三种情况,适合什么人? 之后会怎样?

第一类自己创课,自己为老师,自己也带班上课,这种类别常见于最小的机构,面积不大,90-180平不等,2-3个教室,学员体量50-150之间。人力成本几乎没有,顶多安排1-2个兼职,房租等行政支出可以忽略不算,一年也就几万块,或者大几万。

这种机构的优点是投入小,成本极低,利润点高,非常稳定,受冲击小,灵活性高,隐秘性强,客户忠诚度稳定,虽然基本靠转介绍招生,但生源稳定,存活时间极长,存活个30年不成问题,这种类型机构,基本上,除非自己不想做了,其他因素导致的死亡可能性在1%以内,核心生存关键点就是一定和邻里搞好关系,毕竟再安静 ,那也是一次好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也很闹腾,还有不要做不退费什么的这种作死行为,不举报永远不出事,举报了一般也没啥用,最差顶多换个单元或者换栋楼继续做,对客群是没有影响的。

缺点是:上限太低,有80个左右生源就很难再进新生了,没教室,没老师,家长时间不匹配等等,没有发展前景,创业初期生源增长慢,只吃周边500米内的小区或者学校资源,客户绝大多数为中低端和低端客群。收入一眼能看得到头,有其他同品类竞争者加入,你们的日子都不好过。

这种机构一般是个人创业初期租个三居室住宅做一做,年龄常见为28-35岁之间,年轻人一般不会一开始就做这个,反而是机构里做了几年后的个体老师,自己出来单独做这个,时间自由,不受约束,挣钱还可观。60-80个生源,年费仅仅收2500-3500左右的话,刨除各种成本,一年十万到二十万左右的利润是没问题的,对于一个快30和30多岁的人来说,这难道还不够吗?千万别忘了,这可是下沉市场的价格,地级市,三四线城市,一个人一年有十几万二十几万的利润,挣钱养家轻轻松松。

小富即安,不需要看任何人脸色生存,这种人,在我看来,也是最幸福的教培人。

这情况的品类别多见于书法,美术,棋类文素等等静态类别,毕竟在居民楼里,声乐类动静太大,所以不可能,又限制于场地面积,所以体育舞蹈类也不可能。

双减对这种机构没有影响,影响他们的就是疫情,甚至有些地方连疫情对他们都影响不大。

对于这种机构,那1%的死亡点一般是必然事件导致的。

什么是必然事件: 比如说,做到40多岁时候,老人健康甚至住院陪护这种家庭上的压力,自己的身体健康,毕竟是一个人撑一家机构上课,不能倒下, 不能被其他的事情长期干预导致无法上课。

或者小区准备拆迁那一天就是你的机构死亡那一天。

还有就是随着时间推移,你如果吃边上的学校,那还好说,如果你要是吃周边小区,早晚有一天,你的学生会长大,会成家,当初送这些学生来的家长,已经变老,这些家长还住在这里,但是这些孩子已经在其他地方安家,这些小区的常驻人口老龄化严重,小区内的资源已经无法提供支撑你生存的生源量。

以上,就是必然事件。

对于这一类,增长机会是:

由近到远打造社区店

一个小区一个店,两室一厅,一个老师自己住,最好是兼职,包住宿还有课时费,对一个兼职来说,不香吗? 一个弄成教室,客厅为休息区,就做1-2个品类,作文或者书法,阅读或者作文,书法或者美术,书法或者棋类等等这些组合都可以,生源在30人足够,消课生源在30-40人就可以,消课生源是什么意思? 就是你有10个学生,10个都学美术,但其中还有5个也学书法,那么你的消课生源就是15人。

如果招聘个全职老师,只做一个品类的话,那生源就要增加到40-50人才可以。

我们用小学生的知识来大概计算一下

二三四线房租两居3000-3500每月,一年是36000-40000左右。年费收2980,很便宜。

年费50*2980=149000。每月工资加课时费5000还包住,一年60000。水电物业一年8000。综合成本在11万。暑假要加课,这样课程保持在一年内上完。一个社区店,目标本小区和周边小区,一个店利润在2万左右。最差也是不挣钱或者轻微亏损。

一定要做整合才开第二家,第三家,整合谁?

老师

你前期最大的成本是房租和人力,你不可能一开始做就一下子有50个生源,在0-50人的几个月里,你是完全亏损的,甚至有可能因为没找对地方导致整个社区店烂尾掉这才是你最大的问题,所以,风险要在一开始就做好转移。

房东你整合不了,人家就是要房租,所以你想都别想,不要打房东的主意,房租,你一定要交的,交三个月或者半年就好,这一万多你是必须拿出来的。

整合老师,尽量减少前期人力成本,免费给他租个房,就是你整合的开始,他开始没有学生上课,他要做的就是辅助你做市场和销售这两个环节。

做市场,就是让更多人知道你和知道你是干什么的。

做销售 ,就是让知道你的人愿意在你这里花钱。

这两个环节,就这么简单。

辅助你?因为前期市场和销售都要依托你才能做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由近往远做? 因为你自己做的这家机构,只有你周围附近的人才知道你,所以你的第二家社区店 ,也要在附近小区。

方便往你的第二家店介绍学生,而这时候你的老师,免费住宿已经可以了,开始谈的时候就要告诉他,20个学员之前,他没有固定工资,但是可以免费住,课时费单结。20个人开始,他的底薪变为1800,30个人2500,40个人3000 ,50个人4000,课时费1000,保证他拿到手里5000元还包住。45人以上 ,每多招1人,学费他拿80%,你拿20%,学费分成按月分期付给他,45个人,你已经是微利了,这时候最大风险是这个老师不做了,所以,要拉他入伙,再告诉他,等第三家社区店开起来的时候,这边的学费在付完固定支出后,剩余学费每年都会返给他。课时费照常计算。

你要帮他算笔帐:2980*50-40000-10000=99000,这就是他一年挣得钱,但是钱,前期要自己收着,既然保证了前面的资金安全,年底发又能保证他的稳定。

只做周六日,一个月8000多,他,会很稳定。这样,你的第二家社区店就起来了,生源不需要多,50人足以。

每个社区店 ,都踏踏实实做,最匠心,其他的不需要。

第二家社区店达到30个人的时候,就要起第三家社区店了,还是从近往远,也可以是不同方向发散,具体要看社区或学校的分布和位置。

这样,你的社区店逐渐就形成了一个招牌。

如果有2-3个人跟你合伙打造社区店,当然效率,自己做,会慢一点,这,是我给这类教培人的发展方向。

打品牌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自上而下,这种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广告和营销,比如电视广告,视频网广告,铺天盖地打广告,让别人都知道你,再花大钱设计广告语,形成消费认知。

新飞广告做的好,不如新飞冰箱好

送礼就送脑白金。

第二种,是自下而上,社区店就属于这一种,到处都是你的店,每个小区都有一个xx教育,这样,也能形成品牌认知,创出品牌。

蜜雪冰城,就是这样。

然后你就可以放加盟了,用别人的钱继续打造自己的品牌,那时候,能卖的,不是课,而是品牌。

你,懂了吗?

我说的已经。。。。。很直白了,很通俗易懂了。。。。。如果还不懂。。。。就不懂吧。

第二类是加盟课程的机构,这种机构常见于街边门面和写字楼内,学校,幼儿园附近为聚集区,一条长500米的街道两边加起来可能有7家书法,5家舞蹈 3家跆拳道,8家托辅,6家乐器,9家美术。

这些数字,绝不夸张,甚至还有保留。

第一类和第二类,90%以上的教培人属于这两类。

优点是:有自己店面,有装修环境,150-300平米左右,3-5个教室,稳定学员体量为100-200人之间,有稳定的生源来源,投入相对少,需要1-3个全职员工,标配是2老师1前台,有不少是招个兼职前台,自己当老师教课,但一般来说,多见于老师外招,创业者自己做前台兼顾问,财务销售一人扛,没事还带着老师发单页,毕竟,能省则省嘛, 前期投入不大,单课程的加盟费其实很少,也就几千或者一万多。

这样,一个机构很简单就立起来了。

缺点是:没有什么正规管理和制度,上限比较低,生源留存时间不长,竞争太大,边上同品类一做活动再一洗脑转化就容易造成流失,客户忠诚度不稳定,受周边同类挤压,增长很慢,由于市场竞争环境,生源量不会显著增多,相对第一类成本又高,本质上还属于个体经营,创业者商业认知普遍不高,商业韧性又低,导致死亡率最高的就是这种机构,没做一两年就会贴出转让,这类机构,也是招生公司割韭菜割的最狠的一类。

如果创业者不做老师,去外招老师的话,那么老师留存时间相对会短,因为机构太小。

老师单飞几率最高的,就是这类机构,核心老师离职,可能一下子带走一半学员,或者导致大批退费。

所以相对第一类而言,第二类的灵活性不强,扛风险相对低,不过总成本不算很高,能在承受范围内,疫情说停就能停,停个一周两周甚至一个月,扛起来相对轻松一些。

这种机构的发展缓慢,好不容易做到200-300人,算是好的,然后再做个1-2年,投资再开一家,在这之中多学习多思考的,慢慢就做起来了,也有不学习不思考的,一般来说第二家撑不了多久就关门,经营2家店和1家店的逻辑大不一样。

第一家店靠你一个人亲力亲为干起来的这种,不适合做第二家第三家,有钱干什么不行。

第一家店靠你带起来一个3-4人的忠实小团队,这种人适合开第二家,真正做成事业的,靠的都是别人,不是全靠自己,累死你,你一个也搞不定两家店,这不夸张,你要靠第一家店带起来的,培养起来的,忠实可靠的老师去管理第一家,你在第二家再去带新的3-4人小团队,而不是第一家店干起来了,你去干第二家,不明白这个逻辑的,开不了分店,这也就是团队复制,创业初期,团队是靠你复制的,你要做的就是复制团队,定什么制度,怎么招生,什么话术,怎么培训,行政注意什么,老师注意什么,怎么排班,怎么安排试听等等等等。按照上面的逻辑,再加上合伙人制度和员工股权激励,尽量用别人的钱再打造第三家,第四家,然后做本地市场品牌加盟和入股,形成本地资本化运作,再整合其他品类打造本地化教育生态品牌。

慢慢的,再形成本地集团化。

不过,双减+疫情时代,还是先低调,保证自己一家店的存活,因为不是做学科,所以接下来的政策风险不需要过度担心,市场早晚会有复苏的那一天,这个是规律。

不以人的意志为改变的,就是规律,也叫趋势。

这点要记死,遇到趋势的时候,做什么抵抗都是徒劳的。

所以,一定要尊重规律,一定要顺应趋势的变化而改变。

这点,一定要记死。

第三类是品牌加盟机构,芝麻街,番茄田,瑞思英语等等,连锁大品牌,有品牌背书的加持,加上正规化流程操作,这种机构招生快,体量大,一般为400-1000平米,员工10-25人左右,装修完整,配置齐全,教务,顾问,老师,主管,校长,甚至校助,保洁一样不缺,制度流程清晰,给人一种高大上的感觉。

优点是:体量大,300-800学员不等,品牌认知度高,招生快,价格高,现金流丰富,一家机构的每年的现金流都按千万计算。这种机构一般首选商圈,或者购物中心比如万达,恒大等等,老师很难单飞,因为授课靠的是品牌和流程化,有严谨的培训制度,营销上相对弱化老师,而强化品牌理念。这类机构,一般都是有办学许可的机构。

缺点是:抗风险能力极弱,成本极高,疫情停一个月,想死的心都有,每天成本哗哗的跑,老板手里攥着大几百万或者上千万的学费,这种机构,只要出问题就是大问题,双减和疫情的双拳,多见于这种类型的机构跑路。

还是那句话,跑路,都是赚到钱的跑,体量大的跑,有钱了才跑,因为有钱 ,所以跑了逍遥快活去。

跑路,不会光屁股跑,因为都没钱跑,没有钱,你能跑哪去? 就算你真跑了,你是去逍遥快活去? 还是受苦去? 既然都是受苦,何必还跑,留下借钱退费受苦,至少不会留下一个坏名声? 所以何必要跑? 这就是为什么,体量小的不做,就算借钱,也会退费。

这类机构,暂时只能依靠自己的面积和环境引入其他品类分摊房租,同时进行裁员,合班增加人效,内部引入其他课程再进行拓科增收。

这类机构,没有破局,因为成本太高, 很难等到春暖花开的那一天,死亡率不高不低, 跑路几率大。

对这类品牌机构,我一直没有任何办法。

素质类的还好,像英语纳入学科,真的是没办法破局。

有个英语机构,400人,900多平,收费1年1万1左右,他跟我说手里钱补窟窿了,就剩30多万了,每月成本要12万,还有十几个退费拖着没退,一共7万多退费,招生每月就招个3-4个,还是偷着招的,上面一直让他消课,不许新招了,这个人一直让我拿主意,你说 ,我能怎么办,后来教了他弄课时积分制,2个月时间总算续了190个,不管他怎样千恩万谢,我都知道: 他离死其实不远了。

因为课时积分制度,本质是续费,这190个里面有100多个剩余课时都在4-5个月,钱虽然现在有了,但是后年1月之前这些钱有一大半是房租和工资,现在补了窟窿,明年的窟窿就需要再想办法补,补来补去,早晚一定产生庞氏后果,所以,我也顶多是让他晚点死。

成本太高,每月七八万甚至十几万的扔成本,每年就靠续费喘息。

接又没人接,做倒是能做,但查也查的狠。

办非营利吧,早晚要清零,改做其他品类吧,根本没有效果,家长不买账。

一天到晚做营销活动,结果也是差强人意。

有个风吹草动,就得老老实实,毕竟所在的位置太敏感。

记住一句话,叫:

谁审批 ,谁负责。

我给你签字发的办学许可,我就是审批的那个人,你出问题,我要负责,有事情,我要负责沟通你。

所以对于我来说,请你死都给我踏踏实实的,别给我找事。

这类机构,如果是素质类的,只要能扛过疫情,就没有后顾之忧。

如果的学科类的,尤其是少儿英语,在疫情和成本压力下,政策打压下,很难存活,只能进行风险分流和债务分化。

但最终,也是要死的。

以上,就是3-12岁兴趣类教育。

如果你真是素质类,真的不需要焦虑。

因为政策打压的是学科。

所以,沾学科是重罪。

所以,学科不要沾,你就是安全的。

至于素质类是否需要正规化。

我有篇文章说的很清楚,不再做阐述。

昨天给一个朋友举了个例子:

一个广场上,一群人在赌博,而你和你的朋友在下象棋,哗哗冲过来很多公安,把你们一起围住了,把赌博的抓走了,但是这个过程, 你俩吓得不轻。

做素质类的,就是下象棋的你。

所以,继续下你的象棋,但是不要赌博,不要下个象棋你们还玩钱的。

那么你就没事。

以上,用了小学生能懂的语言讲了3-12岁兴趣类。

最后,要讲讲改变。

你是不是听过一句话:

有了认知就能改变命运?有了认知就能提升维度 ,改变思维方式 ,改变命运。

上面的话听过吗?

有没有抽烟的人不知道抽烟有害健康的?

有没有肥胖的人不知道运动减肥的?

有没有酒驾的人不知道不可以酒驾的?

有没有闯红灯的人不知道红灯是停止的意思?

都知道,也就是他们都有这个认知。

那么,他们的命运随着认知改变了吗?

改变你的,是行动。

认知是很简单的,我告诉你,你就有了认知,你告诉我,我就有了认知,我听了课,就有了认知。看了书 ,就有了认知。

然后呢?我的命运就变了? 我就牛x了?

认知,首要作用是规避风险,你有了这个认知,所以你不会上当受骗,仅此而已,这个是一定的。

但是提升呢?有了认知就不一定足够了。

而是必须要执行这个行动,才能得到你想要的结果,才能提升维度,哪怕没成功,行动了,知道了,才是对的。

想象一个场景:

两个老师来面试你的教学主管

A老师,2-3年教学主管经验。

B老师,只做过8年老师,但自学过管理学。

其他条件不计,你会用哪个当你的教学主管?

一定是A,。

虽然B学过,有认知,但是没有实践行动,但是A有,所以A的维度比B高,因为A执行过管理,所以A有管理的经验,这就是维度的提升,从基层维度提升到了管理维度,但是B就没有,虽然他学过,有认知,能说出来,也知道,但知道和做到是两码事。

我知道怎么当市长,我就能当市长?

当你知道了,你就去摸爬滚打,去实践,才能提升维度,哪怕失败了都无所谓,别没事听这个课,那个课,听的时候都是逻辑通顺,什么都对,做的时候感觉又没有头绪,不知道从哪落地。

有了实践,一定会有认知。

有了认知不去做,白瞎这个认知。

思维模式靠学习你是变不了的,你只有在两个地方才能改变你的思维方式。

第一个地方,就是营销软文里的思维故事。

第二个地方,就是你的阅历经历和实践后的感悟。

认知+行动,说白了就是学习+实践。

学到了认知,知道怎么做了,然后就去做。

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某些人弄成高大上的理论,然后一茬茬的去割韭菜。

下一篇重点讲讲k12。

今天,就到这吧。

30岁要学什么东西好3

我是杨小南,点击上方“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自媒体写作运营】与【个人成长】干货

图片来源:杨小南

嗨,大家好,我是小南~

我是去年8月底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的,粉丝300左右时,就陆续有出版社编辑联系我,给我寄书。

当时粉丝少,所以基本上都是置换。也就是出版社免费寄书给我,我看完后,在小红书发一篇读书笔记。

在粉丝2千左右时,慢慢接到了付费合作,单篇合作100-300元不等,到今年9月底,总共变现1.6w~

如果你也想做读书博主,可以看这篇文章的方法:在小红书从零开始做读书博主的方法

小红书的读书赛道不是一个容易变现的领域,大家如果想做读书博主,一定要慎重考虑。

图片来源/杨小南

如果你也想做读书博主,但是学历不高,没有任何写作基础,平常很少读书,也是可以去尝试的。

我给大家澄清4个误区,增加一些信心:

?做读书博主要学历高?

我没有上过大学,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写读书笔记都是靠自己摸索的。已经变现1万多,收到很多出版社送的免费纸质书。

?做读书博主要书读得多?

在没有做读书博主之前,我看的书其实也不多,做读书博主后,“输出”倒逼“输入”,才看了很多书。刚开始别对自己要求太多,读精一本书更重要。

?做读书博主要阅读时间快?

我之前看书有一个执念,要一字一句地读完,后来看了一些读书方法后,慢慢提升了自己的阅读速度。

刚开始看得慢也没有关系,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成长的过程,别对自己太苛刻了。

?做读书博主要一些经验?

我刚开始做读书博主时,也是什么都不会,封面图拍得不好看,滤镜也没用,读书笔记都是用书中的内容,粉丝涨得也很慢。

但还是坚持着,一边摸索一边学习。

每个人都是从小白开始的,别对自己太苛刻了,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成长,相信通过时间的积累,我们都会比过去越来越好。

即使成长得慢也没有关系,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

《认知觉醒》里说,我们应该学会用更成熟的心态包容自己最初的笨拙,即使做不好,也要持续练习,只要持续练习,你肯定会一天比一天做得好,总有一天,你会真正体验到那种“做到”的快乐。

希望和耐心都藏在你的刻意练习里。

我在小红书选择做读书博主的原因:

01.不需要花什么钱

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是成本最低的了,几乎不需要花什么钱,而且在粉丝300左右,你就可以收到出版社寄书。刚开始不想花钱买书,也可以看电子书,或者去图书馆借书。

我刚开始在小红书发读书笔记时,有些书就是从图书馆借的。

02.付出一些时间精力就可以

做读书博主只需要每天花1到2小时看看书,然后输出就可以。

刚开始不会写也没有关系,慢慢练习,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

你可以每天试着写50字到100字的读书感想,等看完一本书后,写1篇8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就可以了。

03.能接受最坏的结果

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最坏的结果无非是买了一堆的书,最后没有坚持下来。这也没有什么损失,无非是多花了一些时间和精力而已。

就算你的小红书最后没有做起来,你买的书还在,多读点书总归是很好的。

同时,我们要允许自己失败,别害怕失败。

04.学历低也没有关系

我自己没有上过大学,起点很低,没有任何突出成就和背景加持,就是一个非常普通平庸的女性。

但我并没有给自己设限,28岁的时候,0基础转电商运营。29岁的时候,0基础转新媒体运营。31岁的时候,在小红书做读书博主。今年32岁,每月通过小红书变现4位数。

相信我能做到的,你们也可以!一起加油啊!

巴菲特说,你的人生起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最终抵达了哪里。

-END-

往期内容

10月复盘 | 在家收入3000元,我不打算出去上班了

终于,我靠小红书赚到了第一个10000+

上个月在家收入5千,分享我的搞钱思维

作者介绍

杨小南,90年全职宝妈,每月通过自媒体月入4位数。专注分享自媒体变现方法和个人成长干货。

发表评论